“早期比特币在淘宝卖多少钱一个” 的疑问,答案聚焦于 2013 年 —— 这是淘宝短暂承载比特币交易的黄金时期,价格从年初的约 500 元 / 枚飙升至年末的 8000 元 / 枚峰值,又随监管介入迅速降温,成为中国虚拟货币交易史上的特殊注脚。
2013 年初,淘宝上的比特币价格尚处低位,是普通投资者可轻易参与的 “新奇商品”。彼时淘宝聚集了数十家售币商家,普遍以 “数字资产兑换服务” 为名上架商品,价格紧跟国际市场但存在小幅溢价,一枚比特币售价稳定在 500 元左右。投资者如 “猴哥” 回忆,当时只需花费 500 元就能买下一枚,商家还会耐心指导下载钱包、完成转账,甚至支持信用卡支付与实时汇率同步。这一阶段价格温和,因参与者多为好奇的尝鲜者,尚未形成大规模投机热潮。
2013 年下半年,价格随市场狂热进入暴涨通道。受国际市场价格攀升与国内关注度提升影响,淘宝上的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11 月上旬突破 3000 元 / 枚,中下旬更创下 8000 元 / 枚的历史峰值,较年初涨幅达 15 倍。这一阶段交易模式也悄然变化,部分商家开始销售比特币充值码,买家需凭码在第三方平台兑换代币,杭州投资者吴某就曾在此时花费 2 万余元分两次购入 2.675 枚,均价约 7500 元 / 枚。价格疯涨背后,是资金炒作主导的市场狂欢,比特币并无实际应用支撑,与 2011 年海外市场的投机逻辑如出一辙。
这场交易热潮终因监管介入戛然而止。2013 年 12 月,五部委明确比特币非法定货币,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要求关闭交易通道。2014 年 1 月 7 日,淘宝正式下架所有比特币相关商品,搜索关键词显示 “无相关宝贝”。政策落地当天,比特币价格单日暴跌 15%,淘宝上的交易价格从峰值迅速回落至 5000 元左右,但已无人敢接手交易。此后,这些曾标价数百元的 “数字商品”,彻底从淘宝生态中消失。
值得警惕的是,淘宝售币的短暂历史早已揭示风险本质。商家无资质、交易无保障,杭州吴某就因卖家平台关停丢失比特币,起诉后却因 “交易非法不受保护” 败诉。这与 2011 年 Mt.Gox 盗币事件的风险逻辑一致 —— 虚拟货币交易从诞生起就缺乏监管兜底,价格再诱人也暗藏归零危机。
综上,早期比特币在淘宝售价从 2013 年初的 500 元 / 枚涨至年末的 8000 元 / 枚,最终随监管介入终结交易。这段历史再次印证:虚拟货币无论在哪类平台交易,其 “无价值支撑、高风险” 的本质从未改变,我国严禁此类交易的政策,正是对投资者的必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