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内网友戏称为 “狗屎币” 的柴犬币(Shib),其发行时间可明确追溯至2020 年 8 月,由匿名开发者 Ryoshi 主导创建。这一诞生节点正值加密市场 “迷因币” 概念萌芽期,其零起点的发行设计与去中心化定位,为后续的市场狂欢埋下了关键伏笔。
从发行核心信息来看,狗屎币的初始设定极具争议性与话题性。2020 年 8 月正式发行时,其总发行量被定为惊人的 1000 万亿枚,这种 “超发” 特性直接导致初始价格趋近于零 —— 小数点后多达 42 个零的定价,使其成为典型的 “便士代币”。发行机制上,Ryoshi 采用 “零私募、零预留” 的去中心化模式:将 500 万亿枚代币直接锁定于 Uniswap 流动性池并销毁私钥,另 500 万亿枚无偿转给以太坊创始人 V 神,彻底放弃项目方对代币的控制权。这种设计虽规避了 “庄家控盘” 的质疑,却也为后续价格的极端波动埋下隐患。
发行初期的市场表现堪称 “无人问津”。2020 年 8 月至年末,狗屎币仅在少数小众交易所流通,交易活跃度极低,持有者不足万人,市值长期徘徊在百万美元以下。此时的它尚未形成 “社区共识”,更未获得主流市场关注,仅被视为对狗狗币的 “模仿实验”,甚至因简称 “Shib” 的谐音被戏称为 “狗屎币”,沦为加密圈边缘的调侃对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发行阶段的隐性布局已为后续爆发埋下种子。Ryoshi 在 2020 年 8 月的初始设计中,就为狗屎币赋予了 “狗狗币杀手” 的定位,试图通过社区自治模式超越前者。而转给 V 神的 500 万亿枚代币,虽在当时未产生直接影响,却在 2021 年 5 月引发连锁反应 ——V 神销毁 40% 所持代币并捐赠 5% 用于印度疫情救济,这一动作既大幅缩减了流通量,又意外赋予其 “公益属性”,直接助推了后续的价格暴涨。此外,2020 年末加密市场整体回暖的趋势,也为狗屎币次年的 “出圈” 提供了市场土壤。
回顾狗屎币 2020 年 8 月的发行原点可见,其从诞生之初就带有鲜明的 “迷因属性”:缺乏实际应用支撑,依赖社区情绪与偶然事件驱动价值。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这类以 “零价值起点” 发行的代币,其后续的价格神话本质是投机狂欢的产物。了解其发行背景,更应认清其 “无价值支撑” 的核心风险,远离此类投机性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