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C2025 年能上公链吗?” 随着加密社区对 “9 月底上链” 传言的热议,这个问题持续搅动市场情绪。但梳理公开信息可见,BCHC 的 “上公链” 争议,本质是项目定位模糊与市场信息错位共同制造的认知误区,其 2025 年的公链进程仍充满不确定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BCHC 并非 “未上公链的代币”。据 BitCherry 公链官方信息,BCHC 是该公链的原生代币,早在 2019 年就已基于 ERC20 标准发行并运行于相关生态中。所谓 “2025 年上公链” 的说法,更可能是对项目动态的误读 —— 有分析指出,这一传言或与蚂蚁集团公链 2025 年 9 月底上线的消息混淆,二者并无直接关联。这种信息错位也反映出 BCHC 在社区沟通与定位披露上的不足。
从技术进展看,当前市场讨论的 “上公链”,实则指向 BCHC 计划迁移至新的高吞吐量公链。官方透露已启动测试网,计划通过跨链桥接技术迁移原有区块数据,并将共识机制从 PoW 切换为 DPoS,目标是将交易手续费降至 0.01 美元以下。但关键节点尚未明确:截至 2025 年 10 月,新公链的具体名称、主网上线时间均未公布,安全审计也仍在推进中,而跨链桥技术本身曾在 Terra 生态崩盘中暴露出重大安全漏洞,这为迁移进程增添了技术风险。
市场反应则呈现典型的 “消息驱动” 特征。10 月中旬 “登陆大公链” 消息放出后,BCHC 价格短线上涨 15%,但链上数据显示,有大额筹码正被集中转移,疑似项目方或巨鲸借机操作。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当前市值与 24 小时交易量在主流平台均未显示有效数据,生态中也缺乏成型的 DeFi 协议、商业应用等落地场景,这种 “热度与价值脱节” 的状态,与当年 BCHX 等炒作项目的特征高度相似。
综合来看,BCHC2025 年 “上新公链” 的技术准备尚在进行中,但缺乏明确的时间表与落地保障,且核心传言存在明显信息误差。对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模糊的 “上链预期”,不如聚焦其生态真实进展 —— 毕竟,真正的公链价值从来不是 “能否上链”,而是上链后能否构建起可持续的技术与应用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