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pe 已经暴涨多少倍了” 的疑问,背后是对加密市场模因币短期暴富神话的关注。作为以 “悲伤蛙” 表情包为 IP 的代币,Pepe 的涨幅数据需按时间维度拆解 —— 从发行初期的千倍暴涨,到关键节点的脉冲式拉升,看似惊人的倍数背后,实则是投机情绪催生的泡沫幻象。
从发行至今的累计涨幅来看,Pepe 的增长堪称 “教科书级” 模因币炒作。2023 年 4 月 15 日上线时,其初始价格仅约 0.000000001 美元,总发行量高达 420.69 万亿枚。凭借 “取代狗狗币” 的社区叙事与表情包的传播力,短短 4 天内价格就暴涨 1000 倍,至 4 月 20 日已突破 0.000001 美元。5 月 6 日触及 0.00000431 美元的历史峰值时,相较于发行价的累计涨幅已超 4300 倍,总市值一度突破 18.2 亿美元,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 50 名。即便经历后续暴跌,截至 2023 年 5 月中旬,其累计涨幅仍超过 2779%,远超同期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表现。
关键事件驱动的短期暴涨更凸显其情绪依赖性。2023 年 5 月 13 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布 Pepe 形象表情包后,代币价格随即上涨约 10%,上演 “名人效应” 引发的脉冲行情。2024 年 12 月 31 日,马斯克将社交账号头像改为佩佩蛙,Pepe 币价再度应声上涨 20%,虽涨幅不及同名代币 KEKIUS 的 3000%,但仍印证了 “消息即行情” 的炒作逻辑。这种短期暴涨往往缺乏基本面支撑,仅是资金借热点的快速炒作。
值得警惕的是,“暴涨倍数” 存在严重的认知陷阱。Pepe 发行价极低(小数点后 9 个零),即便涨幅千倍,单价仍不足 0.000001 美元,属于典型的 “小数点游戏”。更关键的是,个体投资者难以复制理论涨幅 —— 链上数据显示,某地址曾以 0.125 枚 ETH(约 251 美元)买入 5.9 万亿枚 Pepe,最高浮盈达 7370 倍,但此类案例多为早期巨鲸操作,普通投资者入场时已错过最佳时机,反而易在暴跌中被套。
从实际投资视角看,暴涨倍数早已被后续暴跌稀释。2023 年峰值过后 5 天内,Pepe 价格从 0.00000431 美元暴跌至 0.00000132 美元,跌幅超 65%,市值蒸发超 12 亿美元。截至 2025 年 10 月,其价格长期在 0.000001 至 0.000002 美元区间震荡,相较于峰值的 “千倍涨幅” 已大幅缩水,仅能维持发行初期的千倍级累计涨幅,且随时面临进一步回调风险。
综上,Pepe 从发行至今累计暴涨超千倍,短期关键事件更曾引发 20% 至 1000 倍的阶段性涨幅,但这些数字均是投机炒作的产物。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所谓 “暴涨倍数” 背后暗藏巨鲸割韭菜、价格操纵等风险,投资者切勿被表面数字迷惑,远离此类无价值支撑的投机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