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 币在国外火吗?海外热度表象下的骗局与风险解析

 

“Cat 币在国外火吗?是不是国际热门投资品?” 这一问题的答案,在海外交易数据与跨境诈骗案例中早已明确:国外所谓的 “Cat 币热度” 呈现两极分化 —— 要么是 MEW 这类模因币的短期炒作泡沫,要么是 “喵喵 APP” 式骗局的跨境延伸,绝非值得参与的合规投资,与前文揭露的 “猫币国内骗局” 逻辑同源,本质是暗藏法律与财产风险的双重陷阱。

需先厘清海外 “热度” 的双重真相:炒作泡沫与骗局套路并存。一类是以 MEW(cat in a dogs world)为代表的模因币,凭借猫咪主题叙事在海外加密社区短暂走红,半年内市值突破 10 亿美元,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 100 名。这类 Cat 币通过上线韩国 Upbit、美国 Bitstamp 等交易所,支持韩元、美元交易对吸引投资者,合约日均持仓量曾达 2.15 亿美元,看似热度高涨,但价格完全由市场情绪驱动,单日波动可达两位数,本质是无价值支撑的投机游戏。另一类则是国内 “哥伦布 CAT 币” 骗局的海外翻版,诈骗团伙在东南亚、欧洲搭建虚假平台,宣称 “挂机挖 Cat 币赚美元”,套路与国内 “购算力产币” 如出一辙,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办理的跨境诈骗案中,就有团伙通过境外平台炒作虚拟币,骗取国内投资者 2700 余万元。

海外 “走红” 的核心是两类收割套路的精准落地,与国内骗局一脉相承。对投机群体,模因币团队打造 “反叛猫咪” IP,通过与动画工作室合作制作表情包、动画短片,构建 “对抗传统金融” 的文化叙事,再借交易所上线消息拉抬价格,待散户跟风后集中抛售,这与国内 “编造利好炒作价格” 的套路完全一致。对普通民众,诈骗团伙则复制 “挂机产币” 模式,在海外社交平台宣称 “零门槛赚美金”,要求先购买 “云算力” 激活账户,形成跨境传销网络,其逻辑与 “喵喵 APP” 诱导购币的陷阱毫无二致。更隐蔽的是,部分团伙将国内诈骗资金通过海外 Cat 币交易 “洗白”,实现跨境资金转移,加剧了风险的复杂性。

无论海外热度看似多高,参与 Cat 币交易均面临三重致命风险。法律层面,多国监管态度与我国一致:俄罗斯制定法案禁止虚拟货币发行使用,明确追究刑责;欧盟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规》强化监管,无价值模因币根本不具备合规资格。即便在监管宽松地区,参与跨境骗局也可能触犯洗钱罪,上海跨境诈骗案中 50 余名涉案人员均因诈骗罪被起诉。财产层面,模因币价格暴跌如家常便饭,MEW 这类币种缺乏实际应用,一旦炒作情绪退潮,市值可能瞬间蒸发;而诈骗类 Cat 币平台更会直接卷款跑路,因服务器位于境外,追赃成功率不足 5%。此外,跨境交易还面临汇率波动、平台跑路等额外风险,比国内骗局更难维权。

国内外监管正在形成合力,Cat 币的生存空间持续压缩。我国公安部与海外执法机构联合打击跨境虚拟币诈骗,阻断资金跨境流转;欧盟、俄罗斯等通过立法明确虚拟货币交易风险,与我国十部门联合通知形成监管闭环。这种整治逻辑与围剿 “雷达币”“维卡币” 一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凡以 “虚拟货币” 为噱头的炒作与诈骗,均属重点打击对象。

综上,Cat 币在国外的 “热度” 是投机泡沫与诈骗陷阱的混合体,绝非合规投资信号。其与国内 “猫币挂机骗局” 共同构成跨境收割网络,且因海外监管差异更具迷惑性。投资者需牢记:我国严禁虚拟货币交易,海外热度不能改变其非法本质,远离任何 Cat 币相关投资,才是守护财产与自由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