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有多少个派币” 的提问,本身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认知陷阱。作为被币圈大 V 李笑来斥为 “无聊骗局” 的虚拟货币,派币从未获得任何知名企业家的认可,所谓 “马云持有派币” 的说法,完全是诈骗分子为抬高虚假价值、诱导用户入局编造的谎言。追问这个问题,本质是陷入了 “名人背书 = 可信” 的误区,而真相是:派币无任何价值支撑,借马云炒作的背后全是收割用户的骗局。
首先必须明确:无任何证据显示马云持有派币,相关传言均为刻意伪造。派币项目自 2019 年推出以来,其团队核心成员始终隐于迷雾中,既无公开的投资机构背书,更未与阿里巴巴或马云产生任何关联。蚂蚁集团曾明确辟谣 “蚂蚁币” 等虚拟货币合作传闻,足以证明其对虚拟货币的明确态度。诈骗分子之所以编造 “马云持有派币”,是利用公众对知名企业家的信任 —— 类似的套路还有伪造 “特朗普用派币买飞机”“马斯克推荐派币” 等谣言,本质都是通过名人效应降低用户警惕性,为后续诈骗铺路。
借马云等名人炒作,是派币骗局的核心引流手段,目的是构建 “权威可信” 的假象。派币推广者常在社群中散布 PS 的 “马云与派币团队合影”“马云谈派币价值” 等虚假内容,搭配 “派币将成下一个比特币,大佬早已布局” 的话术洗脑。这种操作与所有空气币骗局如出一辙:先以名人背书制造价值预期,再以 “手机零成本挖矿” 吸引用户每日签到投入时间成本,最后通过拉人头提升算力、诱导购买 “节点” 等方式完成收割。永安警方曾查处的派币宣讲会中,骗子正是以类似 “名人持有” 的说辞,诱导 40 多名中老年人参与投资。
即便抛开名人谣言,派币本身的非法属性与骗局本质也早已暴露无遗。派币所谓的 “手机挖矿” 实为伪区块链概念,既无开源主网支撑,也无法在主流交易所流通,仅能在封闭 APP 内显示数量。其 “拉人提升算力” 的机制更是典型的传销特征 —— 邀请他人加入可提高挖矿效率,形成 “亲友裂变” 的诈骗网络。更荒诞的是,推广者竟宣称 “1 枚派币值 200 万元”,却要求参与者签署免责协议自行承担风险,这种 “只画饼不担责” 的模式,注定只会走向卷款跑路。
参与派币相关活动,已彻底触碰法律与财产安全红线。我国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派币的推广、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已有用户因上传手持身份证信息挖矿导致隐私泄露,或因相信 “上市暴富” 传言购买派币被骗养老金。更严重的是,若参与拉新宣传,还可能因涉嫌传销被追究法律责任。所谓 “马云持有派币” 的谎言,不过是掩盖这些风险的遮羞布。
认清真相需打破两个幻想:一是 “名人背书即可信”,所有虚拟货币的名人关联消息均为伪造;二是 “免费挖矿能暴富”,派币的 “挖矿” 本质是消耗时间与隐私的骗局成本。若已陷入派币骗局,需立即卸载 APP,修改关联密码,保留证据报警。
总之,“马云有多少个派币” 的答案是零 —— 因为派币本身就是骗局,而清醒的企业家绝不会触碰这类非法项目。远离派币及所有虚拟货币,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唯一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