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客云还能赚钱吗?从挖矿神话到收益泡影

曾因 “挖矿赚钱” 掀起抢购热潮的玩客云,如今早已褪去光环。这款承载过迅雷共享计算野心的设备,在监管整治与市场迭代的双重冲击下,“赚钱” 属性几乎消失殆尽,仅剩硬件本身的基础功能余热。
2017 年的玩客云确实是 “赚钱利器”。当时用户通过购买设备分享带宽,可挖取玩客币(后更名链克),在第三方平台炒作下,代币价格从 0.1 元飙升至 8 元,有用户曾靠 20 台设备日入近千元。设备价格也随之疯涨,从 399 元官方价炒到 1098 元,激活码更是涨至 300 元一个,形成完整的 “挖矿 - 炒作” 赚钱链条。这种热度甚至带动迅雷股价 50 天暴涨 500%,成为当年加密圈的现象级事件。
但 2018 年监管重拳打破了神话。随着玩客币被定性为 “变相 ICO”,交易渠道遭全面封堵,链克价格断崖式下跌,如今不足 1 元,较巅峰缩水 90% 以上。更关键的是,玩客云的挖矿收益随代币贬值与产量衰减急剧下滑。按当前行情,单台设备每日收益仅 2-4 元,勉强覆盖电费与设备折旧,远不及当年的暴利水平。
从成本收益角度看,玩客云已无赚钱价值。一方面,其挖矿依赖的链克缺乏合法交易场景,收益无法兑现;另一方面,设备硬件配置落后(采用低端晶晨 S805 芯片),算力有限,在当前加密货币挖矿竞争中毫无优势。即便作为私人云盘使用,其存储与传输性能也已被新一代智能设备超越。
对比不丹等依靠规模化、低成本能源挖矿盈利的模式,个人用户用玩客云挖矿早已得不偿失。如今的玩客云,不过是区块链早期炒作留下的 “纪念品”,所谓 “赚钱” 早已沦为泡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