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币在中国合法吗:虚拟币交易的法律红线

泰达币(USDT),作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在全球虚拟货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币圈交易频繁,不少投资者都对其有所关注。然而,在中国,泰达币的法律地位却十分明确 —— 它并不具备合法性。​

从货币属性来看,货币发行权归属于国家,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清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 泰达币这类虚拟货币,并非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自然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合法流通使用。它缺乏国家信用背书,价值波动受市场操纵、项目方运营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稳定性远不及法定货币,难以承担起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从监管政策层面剖析,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还是企业以泰达币开展的兑换、交易、信息中介和定价活动,亦或是通过互联网为境外虚拟币交易所与中国公民对接提供服务,均被严格禁止。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容易滋生洗钱、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极大隐患。​

在司法实践中,诸多案例也印证了泰达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例如,在一些合同纠纷案件里,若双方以泰达币为交易介质签订合同,法院通常会认定此类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破坏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进而判定合同无效,当事人因泰达币交易产生的权益诉求难以得到法院支持。还有些犯罪分子利用泰达币的隐蔽性和跨国交易便利性,从事跨境洗钱、网络开设赌场等违法活动,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

尽管泰达币在全球部分地区被广泛应用于虚拟货币交易,且 Tether 公司宣称每发行 1 个 USDT 代币,其银行账户都会有 1 美元的资金保障,但纽约检察长办公室的调查曾揭示,Tether 公司并非一直能满足所有提款请求,存在储备不足的情况。这也进一步凸显了泰达币交易的风险,其所谓的价值稳定并非绝对可靠。​

在中国,泰达币不具备合法性,参与泰达币交易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和财产损失风险。投资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保护自身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