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怎么挖矿一天就挖一个?现实与挑战

以太坊在 2022 年完成 “合并” 升级,从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转向权益证明(PoS)机制,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显卡挖矿已成为历史。在 PoW 时代,矿工通过显卡计算哈希值争夺区块打包权,成功后获得 ETH 奖励。当时,要实现一天挖一个 ETH,需要惊人的算力支撑。按照合并前的数据,以太坊全网算力约为 900TH/s,单个显卡的算力约为 60MH/s,即 0.00006TH/s。这意味着单张显卡每天的理论收益仅为(0.00006 / 900)× 每天区块奖励(约 2ETH),远不足 0.0000001ETH,要达到每天 1ETH,需同时运行数千万张显卡,这在硬件成本、电力消耗和场地规模上都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

转向 PoS 机制后,以太坊挖矿模式彻底改变。现在 “挖矿” 被称为 “质押”,用户需质押 32ETH 到信标链成为验证者,通过验证区块获得奖励,而非依靠算力竞争。成为验证者后,收益与质押时长、网络活跃度相关,单日收益约为 0.001 - 0.005ETH,且需承担技术维护、节点在线等责任。若想通过质押一天获得 1ETH,需质押数万 ETH,这对资金量的要求极高,普通用户难以企及。

即使在 PoW 时代,除了算力,成本也是巨大障碍。单张高端显卡价格约 5000 元,数千万张显卡的采购成本高达数万亿元;每天的电力消耗按每张显卡 200W 计算,数千万张显卡单日电费就需数亿元,还需考虑散热、场地租赁等费用。而 ETH 价格波动剧烈,若价格下跌,可能出现 “挖得越多,亏得越多” 的情况。

此外,中国已明确禁止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任何为个人或他人提供挖矿服务的行为都属违法。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也对加密货币挖矿实施严格监管,限制电力使用或征收高额税费,进一步压缩了挖矿的可行性。